古代长寿是多少岁?古人的年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大多都不是很长寿。但是在史中也出现了很多长寿之人,说到长寿之人,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彭祖,据说活了整整800岁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,长寿在古代怎么说吧!
一、古代长寿是多少岁
1、长寿在古代怎么说?古人把高寿大体分为五个年龄段:老指的是50-70岁;耆指的是70岁以上;耋指的是70-80岁;耄指的是80-90岁;期颐指的是百岁高龄。
2、六十为初寿,八十为中寿,一百为上寿。九十岁之后就可称高寿,长寿了。八十八是米寿,九十九是白寿,一百零八是茶寿。
二、做寿有什么讲究
1、在做寿这件事上,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。一个人真正有资格做寿,至少要到六十岁,前提是父母已经不在世。因为父母在世是不能做寿的,要把寿留给父母。
2、南方地区有“做九不做十”的传统,因为中国人讲究凡事都不要过满,而“十”这个数是个满数,所以做寿一般都是提前一年过的。耄耋之年是多少岁?形容八九十岁?
3、按照传统老规矩,人要到了六十岁开始才有资格过寿。每六十年为一甲子,也就是六十年一个循环,年满六十岁,就走过了一个花甲之年。
以上就是关于古代长寿是多少岁、长寿在古代怎么说的相关内容。一般来说九十岁之后,就算是长寿了。
更多相关文章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