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?有谚语吗

2021-09-18 10:59:11  作者:中国民俗文化

处暑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?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。”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;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;“禾乃登”的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即成熟的意思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处暑有什么谚语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
一、处暑的来历和风俗

1、出游迎秋

祭祖、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,就有开鬼门的仪式,直到月底关鬼门止,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。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,然后竖灯篙,放河灯招致孤魂;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,架设孤棚,穿插抢孤等行事,最后以关鬼门结束。时至今日,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。此外,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处暑过,暑气止,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,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。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其间就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处暑的意思是什么?有什么含义?

2、放河灯

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肖红《呼兰河传》中的一段文字,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:“七月十五是个鬼节;死了的冤魂怨鬼,不得托生,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,想托生,又找不着路。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,就得托生。”

3、开渔节

对于沿海渔民来说,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,每年处暑期间;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,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,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,欢送渔民开船出海。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,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。因为;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,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,鱼虾贝类发育成熟。因此,从这一时间开始,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。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?吃鸭子吗

二、处暑有什么谚语

1、处暑栽,白露追,秋分放大水。

2、黍子面积小,注意防麻雀。

3、早耕草作肥,晚耕如种草。

4、处暑谷儿长,大风要提防。

5、早黍子,稙高粱,鸟雀啄食要严防。

6、芫荽不热不种,不冷不弄。

7、处暑蕾有效,秋分花成桃。

8、处暑栽白菜,有利没有害。

9、树上三千元,树下吨粮田。

10、处暑白露节,夜凉白天热。

11、七月十五枣红腚,八月十五打个净。

12、处暑天不暑,炎热在中午。

13、七月半,栽早蒜。

14、绿肥正逢盛花期,压青正是好火候。

15、处暑雷唱歌,阴雨天气多。

16、热熟谷,粒实鼓。

17、秋前牲口细心管,三秋逞强在田间。

18、立秋种白菜,处暑摘新棉。

19、处暑就把白菜移,十年准有九不离。

20、黍子春玉米,收完快耕地。
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处暑的来历和风俗、处暑有什么谚语全部内容,处暑的来历还是比较简单的。

查询好日子可点击:老黄历黄道吉日

更多相关内容推荐:

处暑是三伏的最后一天吗?是秋天吗

小暑是入伏的头一天吗?吃藕有啥好处

小暑有什么民俗活动?有哪些谚语?

相关文章
亡神,又名七煞、官符,是四柱八字中的一种神煞。从字面意思上看,“亡”即失去,代表着生命中难以避免的事故或失去某些东西。亡神在五行三合局中位于临官的位置,其性质复杂多变,既可为凶,亦可为吉。
2025-05-11
在八字命理的领域中,七杀被视为一种强大且具攻击性的力量,它的存在往往让命理学者和命主们格外关注。当出现七杀无制的情况时,很多人不禁心生疑问:这是不是最差的命格呢?​
2025-05-11
八字婚姻匹配,承载着传统命理文化的深厚底蕴,是通过剖析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,来探寻婚姻和谐的密码。尽管它并非是决定婚姻的绝对准则,但却能为人们在情感选择时提供别样的思考方向。
2025-05-11
天干地支相冲,是指天干或地支之间形成的一种对立关系。在八字命理中,冲通常代表着变化、动荡和不稳定。当天干或地支相冲时,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利于稳定发挥的因素。那么天干地支相冲对高考运势的干扰有哪些呢?
2025-05-11
八字无官星的人并非绝对不适合考公务员。他们仍然有机会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职领域,并取得职业上的成功。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大运和流年的有利时机,发挥自己印星、财星或食伤等其他因素的优势,以及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准备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。
2025-05-11
咸池,又称桃花煞、败神,是八字神煞之一,主要影响一个人的情感、恋爱、婚姻生活。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感情、艺术、演艺、娱乐等方面的才能。咸池在命盘中出现,通常意味着命主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和潜力。
2025-05-10
在八字命理学说里,七杀被视作克身的力量,男命若七杀无制,其性格特点往往鲜明且复杂,对生活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。
2025-05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