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雷响,万物长。” 惊蛰节气,宛如一声响亮的号角,唤醒了沉睡的大地。春雷乍动,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动物。此时,气温回升较快,雨水增多,大自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田野里,各种昆虫开始活跃起来,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新的活力;桃花、杏花等花朵竞相开放,红的像火,粉的像霞,白的像雪,把大地装点得格外美丽;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,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。
2025-02-20
一、惊蛰是什么意思
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,也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。惊蛰分为三候:一候桃始华;二候仓庚(黄鹂)鸣;三候鹰化为鸠。惊蛰时期的花信风为一候桃花、二候棣棠、三候蔷薇。
二、惊蛰是哪一天
二十四节气历是古人根据北斗星斗转星移制定的,斗指丁为惊蛰,而斗转星移的原因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。现行的二十节气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,当太阳到达黄经345°时为惊蛰,于每年公历3月5日到6日交节。
三、惊蛰气候特点
时至惊蛰,阳气上升,天气回暖,春雷始鸣,雨水开始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,大自然重新有了活力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
四、惊蛰的民间习俗
1、吃梨
惊蛰时节的天气,乍暖还寒,气候也比较干燥,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,身体容易不舒服。梨能够为机体补充丰富的水分和有机酸,能促进消化,润肺、化痰、止咳的作用,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。
2、蒙鼓皮
响雷,是惊蛰节气的最显著的特征。所以惊蛰这天,天庭有雷神击天鼓,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。
3、打小人
港澳地区惊蛰有打小人的习俗。传说,白虎是口舌、是非之神,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,犯之则诸事不顺。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,内含纸老虎、吉纸、小人纸等去打小人。